9月中小学教程大变脸!
10大关键字、11个问答你需要知道
2017年8月28日上午,教育部召开2017年首场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依据中央需要,教育部历时五年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程,将于9月1日在全国投入用。
根据需要,2017年秋天学期,全国所有区域一年级和初一用统编教程,2018年覆盖小学初中1、小学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用统编教程。
为了便捷大伙知道新版“部编版”教程,大家整理了部编版教程的10个关键字和11个问答,帮助大伙第一时间知道马上新鲜出炉的部编版教程。
10个关键字
关键字:历时五年
依据中央需要,从2012年起,教育部统一组织撰写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程,历时五年,完成了编审工作,将于2017年9月开学在全国中小学起始年级投入用。
关键字:把好三关
三科教程审察初次实行思想政治审察、学科审察、专题审察和综合审察,全方位把好三科教程政治关、理念关和科学关。专家工作委员会先后集中召开了24次审察会商会议,共计有900多人次参加审察工作。
关键字:三年全覆盖
依据中央对三科教程统编统用、三年达成全覆盖的需要,2017年秋天学期,全国所有区域一年级和初一用统编教程,2018年覆盖小学初中1、小学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用统编教程。
关键字:价值导向
经审察,专家一致觉得,三科教程价值导向正确,强化了中华出色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融入、有机渗透,充分贯彻中央精神,体现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理念。
关键字:核心价值观
根据“整体规划,有机融入”的原则,专门研制了三科教程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策略和推行图谱。
关键字:出色传统文化
语文教程所选古诗文数目有所增加,体裁多样。历史教程主要在中国古时候史部分体现。道德与法治教程介绍了传统节日、民歌民谣、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古时候辉煌科技收获等内容。
关键字:革命传统教育
语文教程网站收录了很多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历史教程专门有2册系统讲述中共打造、进步,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实,涉及老一辈革命家40多位。道德与法治教程讲述了革命领袖、英雄人物、革命事件、革命故事等具备代表性的内容。
关键字:法制教育
在小学和初中分别撰写了法治教育专册教程,集中讲授宪法,强化系统性。其中,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
关键字:外国作品
语文教程重视汲取人类出色思想文化精华,选取来自不同国家的名家名篇。义务教育语文教程中选入的外国作品约占总篇数的10%。
关键字:教师培训
打造完善国家级、地市级、县级三级培训体系,分层推行,3年完成三科教师全员培训。
11个问答
Q1统一组织撰写三科教程的背景是什么?
第一,这是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看重教程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程建设作出一系列要紧指示,明确提出教程建设是国家事权,要完善国家教程规范,成立国家教程委员会,统筹指导管理教程工作,强调要重点编好中小学三科教程,实行国家统编、统审、统用。
第二,这是立德树人的要紧举措。三科教程意识形态属性强,具备极其要紧而特殊的育人功能。统编三科教程有益于更好地强化国家意志、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这是进一步提升教育水平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中小学教程建设获得了非常大成绩,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国内教育正处在新的进步时期,人民群众对“上好学”有新的更高的需要,进一步提升教育水平,需要要提升教程的水平。近年来,社会各界也对三科教程撰写提出很多好的建议建议,大家需要虚心听取,认真研究,积极吸收,以实质行动回话各方关切。
Q2统编三科教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教程撰写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方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策略,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规范自信、文化自信,为培养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一是坚持德育为先,以德塑魂。教程第一要突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全方位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中华出色传统文化教育,让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打好中国底色,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加大革命传统教育,植入红色基因,让孩子们勿忘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信念。
二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易教利学。要遵循青少年认知发展趋势和教育教学规律,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常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块,把抽象、复杂的学科常识,非常不错地转化成合适不同年龄孩子能学、爱学的内容,增强感染力、吸引力,提升育人成效。
三是坚持继承进步,守正革新。根据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将来的需要,要使经典篇目世代相传,也要反映经济社会进步、科技进步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就,还要有前瞻性、有国际视线,使大家的孩子在将来具备更强竞争优势。
Q3统编三科教程是怎么样组织撰写的?
从2012年启动,到2017年全部完成撰写工作,历时五年。
一是组建撰写团队。通过推荐、评审,在国内遴选政治立场坚定、专业学术水平较高的学科专家、学科教育专家、出色教研员和教师等组成撰写团队。
二是精心撰写。撰写组严格根据研制大纲—撰写样章—写作初稿—修改健全的程序,认真拓展撰写工作。
三是强化实践检验。为检验教程的适合性,进行试教试用,兼顾东中西部、城市和农村,先后遴选多个省份的300多所学校,随堂听课,与师生当面交流,听取建议,修改健全教程。
Q4怎么样把好教程水平关?
在三科教程审察过程中,健全审察规范,革新工作机制,确保审察成效。
一是组建审察队伍,委托基础教育课程教程专家工作委员会,从政治思想、专业水平、社会干扰、实践经验等方面确定标准,遴选有关范围资深专家;
二是健全审察标准,强化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适合性的需要;
三是严格审察程序,实行思想政治审察、学科审察、专题审察、综合审察,在第一把好教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的首要条件下,既从专业角度对教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准确性和适合性进行把关,又统筹兼顾对跨学科横向配合和各学段纵向衔接状况进行把关,同时专门对涉及国内主权、边疆海域、民族宗教关系等内容进行把关,确保教程整体水平和水平。专家工作委员会先后集中召开了24次审察会商会议,共计有900多人次参加审察工作。最后,报国家教程委员会审察通过。在审察过程中,还专门将教程送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中央“马工程”咨询委员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程专家咨询委员会、有关民主党派等征求建议,每科组织百名特级教师从课堂教学用的角度进行精细审读,提出修改建议。
Q5三科教程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道德与法治教程根据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原则,从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生活场域逐步拓展,选取学习素材,突出德法兼修,强化实践体验,全方位系统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教程采取“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两条线索相结合的方法编排教程内容。“语文素养”重在听、说、读、写入门知识和能力,“人文精神”重在选文的思想性,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以文化人。
历史教程根据“点”“线”结合的方法编排教学内容,“点”是具体生动的重大历史事实,“线”是社会进步演变的基本规律,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知道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Q6统编教程是怎么样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科教程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紧载体。教程撰写重视结合学科特征和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特征,根据“整体规划,有机融入”的原则,专门研制了三科教程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策略和推行图谱,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甄选有关学习内容,设计栏目活动,使用多样的呈现方法,促进学生学思并举、知行合一,力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道德与法治教程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根据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原则,以主题单元集中讲授和分散嵌入的方法安排有关学习内容,使学生系统认知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教程通过甄选人文主题和典范本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教程重视从历史进步演进的角度,通过具体、丰富的史实,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及现实意义。
Q7统编教程是怎么样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
语文教程所选古诗文数目有所增加,体裁多样。小学有古诗文129篇,初中有132篇,其中以古诗词为主,如《木兰诗》《悯农》《游子吟》《出塞》《过零丁洋》《示儿》,还有一些文言文,如《愚公移山》《<论语>十二章》《<孟子>二章》《出师表》《少年中国说》;增设专题栏目,安排了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遭到中华出色传统文化的熏陶。
历史教程主要在中国古时候史部分体现,内容涵盖中国古时候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很多方面,涉及的历史文化名人40多位,科技文化著作有30多部。
道德与法治教程介绍了传统节日、民歌民谣、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古时候辉煌科技收获等内容,培养学生对中华出色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增强对中华出色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可。
Q8统编教程是怎么样强化革命传统教育的?
语文教程网站收录了很多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如《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清贫》《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黄河颂》《我爱这土地》等文章,小学约40篇,初中30多篇。教程中既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领袖,也有江姐、赵一曼、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等革命英雄人物,与钱学森、邓稼先等为新中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还有鲁迅、茅盾等著名文学家的作品。同时,指导学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红岩》《钢铁是如何炼成的》等红色经典名著。
历史教程专门有2册系统讲述中共打造、进步,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实,涉及老一辈革命家40多位;完整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到最后胜利14年的史实,强调了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中共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用途。
道德与法治教程讲述了革命领袖、英雄人物、革命事件、革命故事等具备代表性的内容,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Q9教育部在教程统编中怎么样落实这一需要?
将义务教育阶段原品德课调整为“道德与法治”,强调德法兼修。在小学和初中分别撰写了法治教育专册教程,集中讲授宪法,强化系统性。其他册次教程结合有关内容分散嵌入,确保法治教育贯穿一直、全程不断线。其中,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
Q10 语文教程都使用了什么的外国作品?
为开阔学生视线、培育科学精神、增进文化理解力,语文教程重视汲取人类出色思想文化精华,选取来自不同国家的名家名篇。选文涉及革命领袖和历史人物如列宁、高尔基,科学家如居里夫人、法布尔,自然和人文景观如荷兰的牧场、埃及的金字塔。选入的知名作品如高尔基的《海燕》、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培根的《谈念书》、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等。义务教育语文教程中选入的外国作品约占总篇数的10%。
Q11怎么样提升教程水平,增强成效?
依据中央对三科教程统编统用、三年达成全覆盖的需要,2017年秋天学期,全国所有区域一年级和初一用统编教程,2018年覆盖小学初中1、小学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用统编教程。
三科教程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编出教程只不过第一步,还需要在用中不断改进和健全。教程投入用后,将组织专家按期对教程进行跟踪调查,知道一线用状况。专门开辟三科教程建议反馈途径,欢迎社会各界给三科教程提出建议和建议,以便准时发现新状况、新问题。结合中小学教学周期,按期对教程进行全方位修订,周期内则依据实质需要,准时修订健全教程,不断提高教程水平。
本文选自公众号“微言教育”、“京城教育圈”